从6月30号开始,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今年以来最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,降雨导致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安徽等多地受灾。而受降雨影响,南方民用电负荷下降很多,火电压力减轻。7月3日、4日,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合计分别降到了57.9和57.7万吨,较前几天耗煤高峰时减少了12万吨。受南方大到暴雨影响,部分船舶在沿线港口避风,后续预报船舶出现断档。进入夏季,一旦南方出现持续桑拿,且少雨的天气,民用电负荷会大幅提高,电厂耗煤数量会急剧增加,将带动煤市趋好。
回顾这一阶段煤炭市场运行情况,今年3-5月份,受煤炭供需双低影响,进出港保持平衡,利好和不利因素均在,主力发煤企业未对价格进行调整,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十周走平。五月下旬,随着四大煤企对六月份煤炭价格进行10元/吨的小幅上调,煤价稳定局面被打破,煤炭市场再起波澜。得到即将涨价的消息,用户纷纷租船赶往北方港口拉煤,以图在煤价上涨之前将电厂库存打到最高位,促使海运费出现连续两周的上调。尽管到达秦皇岛港的拉煤船舶有所增多,但受煤车调进减少、资源分流影响,很多拉煤船舶被迫在锚地等货、等泊或者流向他港。
受六月份煤价上涨影响,助推沿海煤市出现短暂的“繁荣”。6月1日,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打破“十连稳”,报收于390元/吨,环比出现1元/吨上涨。由于六月份的第一周适逢调价节点,神华集团6月份下水煤价格出台,各煤种长协价上涨10-19元/吨不等;随后,其他同煤、中煤等大煤企跟进调整,发热量5500大卡低硫煤交易价升至400元/吨。
煤企对下水煤新价格的执行,煤价小幅上涨,用户拉运积极性出现下降。六月上中旬,随着前一阶段煤炭抢运的结束,沿海煤炭运输恢复低迷走势。在下游需求走弱的情况下,用户继续对国内市场保持观望态势,部分用户开始增加进口煤的采购数量,影响了下一步的国内煤炭采购计划。用户对国内煤炭采取“消极拉运”和“刚性采购”的方法,既能保证存煤不至于大幅减少,也能遏制国内煤炭的继续上涨。六月份,受南方火电机组检修及水电发力增大等因素制约,火电负荷下降,水电出力增加,沿海六大电厂日耗煤数量长时间保持在55万吨左右的中位偏低水平,下游需求难有改观。值得注意的是,到了临近夏季耗煤高峰之际,沿海火电厂日耗会出现小幅增加;到六月底,预计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合计增加到70万吨。但好景不长,随着南方大面积降雨,民用电下降,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合计降至59万吨左右,刚刚转好的市场需求再次走淡。尽管南方降雨频繁,但有利因素依然存在,南方部分铁路线中断,运煤线路同样受阻,给海上进煤量的增加带来良好机遇,预计很多电厂将更多的需要从海上进煤,以弥补铁路进煤的减少量。此外,用户也需要在夏季到来之前储备煤炭,增加拉运数量。临近夏季,沿海煤炭市场会趋向好转,用户拉煤积极性会有所提高,派船数量将有所增加。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南方地区气温回升,用电量将出现大幅增加;尽管水电也在增发,但电厂耗煤量增加是大概率的事。
笔者分析,正是因为今年三、四、五月份,沿海煤市的持续低迷运行,电厂库存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消耗。重点电厂存煤持续走低,保持在5400万吨左右,可用天数保持在18天左右;这也为七、八月份煤炭市场出现阶段性紧张局面提供了先决条件,也为夏季,下水煤价格出现强势反弹奠定坚实基础。
进入夏季,一旦南方出现持续桑拿,且少雨的天气,民用电负荷会大幅提高,电厂耗煤数量会急剧增加。用煤量急剧增加,加上部分电厂增补库存,会带动煤炭市场趋好,运输趋向繁忙。今年夏季,随着煤价上涨和需求的提高,北方港口煤炭交易将逐渐活跃起来;主力发煤企业增加销售和发运数量,用户积极拉运、采购,国内煤炭市场将出现供需两旺态势。但受制于进口煤增加以及经济大环境影响,市场趋好持续时间不会很长;随着电厂阶段性补库的结束,沿海煤炭市场会在九月份走向平淡,煤炭交易转为冷清。(作者:陈杰 QQ:2393316843)